宾川何仙医院

教学科研

促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康复需在围手术期定好个

  • 来源:
  • 日期:2017-08-11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患者对手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产生了更迫切的诉求。大医一院神经外科重症科神经创伤科主任董斌教授经常遇到脑动脉瘤破裂、高血压脑出血、烟雾病、颅脑创伤后意识不清的急重症患者和巨大脑肿瘤患者,每一个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都意味着是一场硬仗。

  高龄患者术前方案设计要精细

  日前,记者跟随董斌教授出门诊,看到了一名91岁患者于女士前来复查。四年前,患者因视力记忆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发现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压迫所致。但开颅切除直径近6厘米的肿瘤,术中出血、术后感染风险很大,且肿瘤具有恶性潜能,容易复发转移,辗转各地求医无果。家人来到大医一院后,董斌与其详细沟通病情,带领团队制定了精细化、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身体状况,他在术前一周对其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评估与耐受评估,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但老人免疫力下降,术后卧床易造成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仍是重要一关,为此,科室加强术后护理改善代谢紊乱,加强全身支持治疗,保证顺利康复。如今,术后四年的于女士可以自行完成上下楼梯、买菜做饭等日常生活,生活自理完全没有问题。

  多学科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大脑作为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指挥中枢,手术的成功只是开了一个头,如何降低患者意识、感觉、语言、运动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才是重点。董斌告诉记者,科室目前在医院的指导下,加强与国内先进的神经外科中心的合作,在开展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同时,把神经重症和神经创伤的经验相融合,联合神经内科、营养科等多学科提高术后康复水平。例如针对常压性脑积水患者,与神经内科联合,术前进行系统规范的筛查,严密把控腹腔分流手术指征及治疗时机;针对神经创伤及脑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予以颅内压监测、神经电生理监测、干细胞重生及神经调控,让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此外,针对颅骨缺损患者,严格通过颅骨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制定修复缺损颅骨的大小及形态,使病人修补术后一点不影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