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国再生医学领域迎来了里程碑事件——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发布首批通过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名单,全国共30家医疗单位通过《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中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资质和条件的审核,分别分布于包括江苏、广东在内的13个省份以及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刘晶教授带领的再生医学中心所在机构滕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一院)作为辽宁省唯一,入选首批30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
大医一院副院长刘晶教授表示,能够经过五轮严格的专家审查,在全国范围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既是凭借团队从2008年即展开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成果,也是因为在研究及送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国际标准,从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出发,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等待结果的过程肯定是焦急的,但也很自信。结果公布时,真的是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作为大医一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刘晶教授深切地懂得,此次入选全国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获得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优先开展权,不仅对滕州地区疑难罕见疾病的突破性研究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也将为滕州乃至辽宁的干细胞行业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公示消息一经发出,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若干企业找上门来,纷纷寻求与大医一院进行干细胞研究的全面合作。11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干细胞研究项目备案工作推进会。大医一院与北上广、浙江、江苏五个省市的8家已经完成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能够在首批30家入选机构中再次入选重点支持单位,与干细胞研究的发达地区并肩,足以证明大医一院在干细胞临床研究方面的标准化程度与研究水平已经得到高度认可。
干细胞临床研究被写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对许多老百姓来说,“干细胞临床研究”是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名词,事实上,干细胞临床研究早已成为世界各国“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经过2013年至2015年的行业自纠自检,2016年,中国的干细胞研究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春天。
今年5月30日,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以“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为主题的讲话。干细胞研究与纳米科技、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等工程技术成果被列入讲话中,这些新科技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作为新型生物医药技术,被强调要有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以推动技术转化应用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幅提高生物经济国际竞争力;10月10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正式公布了14个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试点专项继入列2016重点专项之后再次作为重点专项之一;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公布。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其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作为重大科技项目被列入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医学科技进步,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刘晶教授表示,干细胞临床研究是全世界医学竞争的领域,也是医学发展的大方向。首批全国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公示,意味着中国将以国际公认的标准展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从此中国在此领域的成果将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中国老百姓将获得有统一标准的干细胞临床治疗。
一批疑难疾病有望在滕州首先获得突破性治疗
大医一院入选全国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滕州老百姓从中将有何受益?刘晶教授表示,最直接的受益就是将有一批疑难疾病有望在滕州首先取得突破性治疗。
据悉,大医一院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首批重点突破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小儿脑瘫、脊髓性疾病及视网膜黄斑病变。“目前医学上还无法根治的疾病有很多,之所以选择以上疾病作为首批突破对象,因为这几种疾病治愈的社会性意义非常大。”刘晶教授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终身全身免疫性疾病,女性为主且影响生育;糖尿病与视网膜黄斑病变人群庞大且老年人为主;小儿脑瘫与脊髓性疾病与社会的人口数量及人口质量息息相关。“以小儿脑瘫为例,目前国家每年要拿出1200亿至1500亿用于小儿脑瘫的预防与治疗,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干细胞治疗对疾病进行突破性治疗,不仅减轻了家庭负责,对社会与国家也意义重大。而且小儿脑瘫干预越早效果越好,越早参与成功的机会越大。”
刘晶教授提醒,目前中国只有30家机构有资质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且30家合法机构均为免费干细胞临床研究。据悉,从12月1日起,每周四上午,刘晶教授将在大医一院开设干细胞治疗专家诊,患者需预约就诊。